人物简介:刘治业,2000年从桂林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毕业,在某师担任作训参谋,主要负责部队作战训练,研发的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指挥控制系统,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,并被四总部树为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。2013年,他离开部队自主择业,创办柳州治业科技有限公司,走上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的创业之路,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1项,目前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。2018年,获自治区优秀专家荣誉称号。
开发智慧停车系统,源于刘治业出差在外地遇到的停车难
2017年11月的一天,刘治业驱车去南宁出差,到达目的地却找不到车位。人地生疏的他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,才侥幸停好了车。办完事回柳后,一个念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:很多人肯定会有类似的停车烦恼,如果能开发一个智慧停车系统,停车难题不就解决了么?在多次的市场调查中,刘治业还发现,目前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大都靠政府投入,存在管理成本高、回收投资难等问题。而如果有了智慧停车系统,就能实现政府建设、市民停车、公司发展的“三赢”。
在明确了思路和方向后,刘治业和团队开始了艰辛的研发之路。有一次,在南宁检测到一处空地的窄带物联网信号较强时,为检测夜间设备工作状况,刘治业带领团队冒着大雨,无视2℃的低温,兴奋地直奔目的地。天公不作美本就无可奈何,岂料准备开始测试时,电子元器件偏偏出现问题,必须重新焊接。
“我们的元器件都小如米粒,在室内正常情况下焊接都非常难。”时间不等人,刘治业果断地组织人员进行元器件修复,一部分人脱下衣服挡住飘落的雨水,刘治业和其他人则蹲在地上,用手电筒和几部手机给负责焊接的技术人员照明。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,终于大功告成。刘治业顾不上腰酸背痛、双脚发麻、全身淋湿,开始了测试工作……
“这套智慧停车系统如果能在全广西推广使用,每年可为公司创造数亿元的利润。”看着踌躇满志的刘治业,许多人不会想到,其实,刘治业的创业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
2013年冬季的一天,刘治业走在路上,看到一辆渣土车由于防护性能不好,边走边撒漏,掉下来的泥土被风一吹,灰尘漫天飞扬。“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。而只有发生撒漏了,相关管理部门才能追踪痕迹,找到肇事车辆予以处罚。如果我研发一种预防和监控车辆撒漏的产品,必将大受市场欢迎。”没有设备、没有参考资料,刘治业一切从零开始。请来厂家,按自己的设计要求制作各种零部件;自己花钱雇请渣土车,在飞机场附近的坑洼小路做实验。随着雇车次数的增多,一些司机开始围在一起窃窃私语,并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他。而刘治业完全沉浸在观测、分析、实验中,无暇分心,对此一无所知。事态终于在一次实验中爆发。“当时,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副驾驶位置全神贯注地观察、记录数据,突然渣土车一个急刹车,我的脑袋重重地撞上挡板,撞得我眼冒金星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司机一把抢过记录本撕得粉碎,并怒气冲冲地将我赶下车后扬长而去。”刘治业苦笑道,预防和监控车辆撒漏的产品其实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既可提醒司机车辆出现撒漏,也能让监管部门据此予以处罚。司机如果配合实验,将来岂不是断了自己的财路?“司机太不地道了,载着我远离主干道3公里才赶我下车。不过他们没想到,我曾经是一名军人,步行3公里小意思了。”说完,刘治业哈哈大笑。
无法继续实验,也就无法确定产品的性能和效果,再加上其他原因,最终该产品的研发只能搁浅。但刘治业并没有气馁,而是基于北斗和物联网技术进行产品发明设计,先后研发了航运监控、形变监测、智能家居、智慧停车等产品,为我市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注入了一股股强劲的动力。
作为一名军人,刘治业成就了一段辉煌;作为一名创业者,刘治业依然心怀梦想:“我希望无论走到哪里,都能看到自己的发明。”
(来源:柳州日报)